4月12日,公安部公布10起打擊整治網絡謠言違法犯罪典型案例。其中,安徽公安機關查處編造“救災物資被倒賣”謠言案入選。此案中,安徽宿州網民劉某輝為吸引眼球,在閑魚平臺發(fā)布售賣某品牌羽絨服鏈接,造謠稱“出售援助甘肅震區(qū)的羽絨服,先到先得”等,目前被法院依法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。
去年12月以來,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統(tǒng)一開展打擊整治網絡謠言專項行動。截至目前,公安機關累計排查網絡謠言線索8萬余條,偵辦網絡謠言類案件1萬余起,抓獲犯罪嫌疑人1500余名,行政處罰10700余人,開展公開辟謠等4200余次。
工作中,公安機關堅持“全鏈條、全平臺、全領域”覆蓋,持續(xù)加大打擊整治力度,及時發(fā)現(xiàn)查處借熱點事件進行造謠引流違法犯罪活動,堅決整治自媒體運營人員惡意擺拍、炮制謠言等違法違規(guī)行為,重拳打擊編造虛假疫情、險情、災情等違法犯罪活動。堅持打防管控一體推進,聚焦社交媒體、直播和短視頻等重點平臺開展執(zhí)法檢查,查處整治9800余家次,清理網絡謠言信息73.5萬余條,關停違法違規(guī)賬號6.3萬個;指導互聯(lián)網平臺企業(yè)嚴格落實網絡安全管理主體責任,堅決查處不履行主體責任和義務的平臺,行政處罰網站平臺590余次。堅持同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,積極發(fā)動社會各界參與各類線上線下普法宣傳活動,通過以案釋法等生動形式,不斷提升群眾法治意識和識謠辨謠防謠能力。
此次,公安部公布了10起打擊整治網絡謠言違法犯罪典型案例,安徽公安機關查處編造“救災物資被倒賣”謠言案位列其中。
2023年12月,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地震發(fā)生后,安徽宿州網民劉某輝為吸引眼球,在閑魚平臺發(fā)布售賣某品牌羽絨服鏈接,造謠稱“出售援助甘肅震區(qū)的羽絨服,先到先得”等,導致“援助災區(qū)的羽絨服被倒賣”相關謠言廣泛傳播,造成惡劣影響。安徽宿州公安機關迅速將劉某輝抓獲歸案。目前,劉某輝已被法院依法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。
公安機關提示,網絡不是法外之地,請廣大網民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自覺規(guī)范個人網上言行,不斷提升識別防范抵制網絡謠言能力,特別是面對聳人聽聞、難辨真?zhèn)?、信源模糊的網絡信息時,勿輕信、勿盲從,做到“不造謠、不信謠、不傳謠”,如有發(fā)現(xiàn)網絡謠言的,應及時向公安機關或相應網站平臺投訴舉報,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(huán)境。(合肥通客戶端- 合報全媒體記者 周勇)
信息來源:中安在線